■ 海南日报记者 郭萃
提前购票后开车前往港口,预约通道2秒便可自动识别,随后完成安检进入待渡车场,按照票面上的指引去到对应泊位排队登船。这是8月25日上午,旅客林卓峰从海口新海港前往徐闻的过海流程:从进港,到登船,全程仅用了大约15分钟。
对于在海口和湛江两地做生意的林卓峰而言,几乎每个月都要开车过海,提前预约已经成为他的一种习惯。
(资料图)
琼粤两省通过推行客货车预约过海、航运资源一体化等措施,让旅客过海变得更加方便快捷。目前,在新海港和秀英港,过海车辆在港口待渡时间由55分钟缩短至40分钟,船舶准点率由91%提升至98%以上,实现了船舶科学配载,解决车客登船困难、缓慢的问题。
全程无须下车
过海体验再提升
“在网上提前选好时间和船舶,再根据时间提前到达港口,既可以合理安排出行规划,减少在港口排队等船的等待时间,同时也提高了过海效率。”林卓峰说。
与林卓峰有着同样感受的还有货车司机杜平。
“以前整个流程需要排3次队,大概需要30多分钟。”回想起以前,杜平记忆深刻:驾驶货车过海,必须要排队驾车上磅过安检;然后把车停放在待渡场,再到售票大厅领取过磅IC卡;随后前往征稽窗口办理通行附加费业务,最后到自助机上一次性清缴过海船费和通行附加费才能上船。
如今,杜平提前在网上购买船票,到达港口后只需要过磅,并通过推送的信息在手机上缴纳货车过海船票费和通行附加费,全程无须下车。
目前,琼州海峡南北两岸的客货车均已实现全预约过海。海口新海轮渡码头有限公司码头管理中心经理蔡少佳告诉海南日报记者,根据统计,出岛小客车预约率达到100%,货车预约率也已接近50%,出岛车辆已经实现了定船、定港、定时、定泊位。
“在没有实行预约过海之前,每天的中午以及节假日等过海高峰,车辆扎堆明显,经常造成港口道路拥堵,港区秩序凌乱。”蔡少佳说,预约过海后,过海司机可以根据预约时间点合理安排出行时间,缓解了高峰期港内外道路的拥堵问题。
政企合力推动
一体化进程再加速
琼州海峡南北两岸预约过海是如何一步步实现的?
2018年2月,连续不断的大雾让琼州海峡频频停航,正值春运返程高峰,过海车辆大量积压致港区周围道路严重拥堵。海口市政府部门以及港航控股有限公司总结经验教训,借鉴高铁、航空的预约购票模式,于当月便推出“港口预约排队系统”,试推行网络预约进港管理模式。
小车过海预约率从20%到50%,最终实现100%,蔡少佳仍然记得当时的不易,“一边要完善硬件设施配套,一边要提高预约过海的知晓率,很多旅客刚开始都不会用系统,工作人员就手把手指导。”
尽管经历了一段磨合期,但效果却很好。过海旅客出行从“无计划”转向了“有预期”,车辆过海则从“无序到港”转为“有序进港”。
2018年11月,海口至海安航线货车试运行预约购票,将预约过海从小车扩展到货车。随后,海口又不断打破政企壁垒,实现了货车“一站式”过海,让货车司机过海时间缩短30分钟左右。
今年4月22日,广东省交通运输厅发布消息,所有进海南岛客货车辆实行全预约购票过海。至此,琼州海峡南北两岸均已实现预约过海。这既是政企合力推动的成果,同时也是琼州海峡港航一体化的有力体现。
2021年底,琼州海峡航运资源基本实现一体化。“两岸航运企业从竞争关系转变为合作共赢,使得轮渡实现了统一管理,最大化提高船舶和港口运营效能。”蔡少佳说。
基础设施再完善
提高过海满意度
尽管林卓峰的过海体验在不断提升,但同时他也认为还有改进的空间。
“从新海港过海,都是要到船跟前车上乘客才下车登船,在人车分离方面仍然有待提升。”林卓峰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对此,蔡少佳表示,对于旅客的担忧,在海口新海港综合交通枢纽站项目投产后将得到改善。
目前,海口新海港综合交通枢纽站项目已进入建设收尾阶段。项目启用后,新海港的通行承载能力可达到每年通过旅客3500万人次、车辆560万辆次。
对于旅客而言,该项目新建的6个廊桥,一头连接着轮船,另一头接着港口全新的综合交通枢纽大楼,旅客过海可以从凉爽的大楼内部出发,通过走廊架直达船上。
对于车辆而言,该工程将建成全新的客运“一站式”出港查验通道16条(其中预留通道4条),单车通关时间仅为50秒,使得车辆跨海通行的查验服务和进出港体验将有巨大提升。
“不仅如此,我们还针对新能源车辆开通了待渡车场和车道,并实行一船一策。”蔡少佳表示,对符合装载各类新能源车辆的船舶,将根据船型特点和大小,规定各类新能源车辆的装载数量、装载区域、装载间距,并组织船舶人员在航行期间加强船舶巡舱工作。
“下一步,我们还将为旅客提供差异化和精细化服务,满足不同人员的过海需求,提高过海满意度。”蔡少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