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得科技(603192)2022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内容如下:
一、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
【资料图】
公司继续坚持以聚氨酯产品为中心,革用聚氨酯树脂为基础、多产品应用新材料开发的发展定位。2022年,国内经济走势前高后低,下半年市场需求收缩,特别是六月份开始大宗商品价格快速回落,相比较原材料价格下跌,产品跌价速度更快,同行业竞争加剧,为保证公司现有产能的有效利用、生产稳定,公司管理层积极调整营销策略“以产品市场份额为核心,以产销平衡为重点”,完成全年30亿的销售目标,但公司产品毛利率和净利润较同期均有较大幅度的下降。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017,258,442.80元,同比下降5.46%;其中主营业务收入2,835,305,159.66元,同比下降6.83%;公司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1,767,130.65元,同比下降47.5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56,838,301.59元,同比下降49.65%。经营上,坚持市场销售与研发协同,在市场需求及产品价格下行的背景下,积极开展抢占产品市场份额的销售策略。福建汇得“年产18万吨聚氨酯树脂及其改性体”装置运行逐步稳定,装置达到了良好的生产条件,但聚氨酯市场呈现了需求减弱,出口下降,现有市场产能过剩需要逐步消化等现象,经营效益上,公司经过前几年的稳定增长在今年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滑,为保证上海、福建两生产基地的稳定生产,公司面对不利的市场,主动出击,挖掘客户需求,保持了现有的市场份额,完成营业额目标,但除弹性体及原液销售量取得增长外,革用聚氨酯和聚酯多元醇的销售量均有所下降。通过优化产品,环保型增塑剂和环保型胶黏剂应用方向得以拓展,TPU业务在原通用型聚酯型产品基础上新增聚醚型TPU产品,并已在手机壳、鞋底、气动管、3C等多个领域得以应用和突破。管理上,进一步优化两地生产、统一经营的运作模式,在以产品为中心的内部独立核算的“研产销”项目单元的事业部经营管理的探索基础上,优化调整了公司组织架构,以更加高效的提升资源配置和管理协同效应,增设业务发展部,重点开展研发成果与市场需求的有效对接工作,以提高公司技术研发的成果转化,为公司挖掘新的收入和利润增长点。项目建设上,基于技术进步和工艺优化,福建汇得“年产18万吨聚氨酯树脂及其改性体项目”(二期)项目的技术改造项目在2022年年底竣工(原规划设计的3.5万吨二期TPU装置因投产技术路线、工艺及安全设施、标准提高等改变而延期择机建设);2022年,公司进一步加大绿色环保产品的投入,启动建设“年产5万吨环保型聚氨酯系列产品扩建项目”和“新能源电池制件项目”,相关行政审批及建设有序开展。技术研发上,继续秉承严谨求实、开拓创新的开发理念;引进高端人才、支持技术开发。继续加强环保型的无溶剂系列聚氨酯树脂、水性聚氨酯、功能型聚氨酯树脂的持续开发;基于生物基改性聚酯多元醇的产品应用,环保型增塑剂在弹性体领域的应用范围得以扩展;进一步优化动力电池包水冷板缓冲垫、软质保温贴片、快速更换动力电池包用支撑缓冲块等制件产品生产工艺和产能建设;根据客户需求,拓展聚氨酯材料在汽车及新能源领域的研究及应用开发,公司在嘉兴独山港成立下属子公司,专门负责聚氨酯材料在新能源电池领域的产业化生产。报告期内,申请8项发明专利,取得授权发明专利13项,实用新型专利18项。安全环保方面,公司为上海市第一批绿色工厂,国家第五批绿色工厂,公司坚持“关爱生命,安全发展”。报告期内,在确保安全生产前提下,进一步完善和优化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开展事故隐患排查与整改,定期针对水气土壤、LDAR管道阀门泄漏点、防雷、职业卫生场所等进行监测,较好完成了各项生产任务,未发生重大安全事故。2022年,公司高新技术企业重新认定,为确保高新技术企业顺利申报,公司成立专门工作小组,全面负责公司高新技术企业审计、资料申报等工作,于2022年底通过高新技术企业重新认定。2021年度金山区百强企业公司技术中心被授予上海市“工人先锋号”。二、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2022年度化工整体宏观环境偏弱,工业景气度、产品的市场需求、经济效益在下滑,化工产品的整体毛利率水平逐步收缩,呈现了化工周期行业的下行特性,在能源价格高位,原料及终端产品价格波动加剧的情况下,化工生产性企业项目投资较谨慎,企业生产经营以求稳为主。供给方面,受外部环境不稳因素影响,地缘冲突、贸易摩擦时有发生;西方主要经济体通胀上行,美联储频繁加息,推动能源化工行业成本明显上升。需求方面,全球主要经济体经济增速放缓,消费市场下游需求不足,化工行业产品价格出现大幅波动。在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下,化工行业经营面临成本上升,产品价格波动剧烈的经营形势。聚氨酯行业与化工行业走势相似,也处在化工周期行业的下行阶段,大部分产品多打破季节性规律,呈现前高后低,均价环比、同比下滑。2022年,公司经营同样受到宏观经济环境、化工市场整体景气度影响,因下游终端零售消费品需求低迷,拖累整体产业链,公司经营业绩也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降。随着中国“双碳战略”的逐步贯彻落实,促进能源结构向绿色低碳转型,带动国内化工行业向高质量发展模式转型,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潜力巨大,公司也将围绕主业,积极探索产业发展方向,实现公司的可持续发展。三、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业务情况汇得科技的主营业务是聚氨酯树脂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与技术服务,主要产品为合成革用聚氨酯(PU浆料)、以及聚氨酯弹性体原液和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TPU)、聚酯多元醇,上述产品运用市场广泛,主要以生活家居、汽车内饰、体育休闲、电子、轨道交通、建筑等领域为主。公司现有生产地位于上海及福建两地,销售范围主要覆盖东南沿海、长三角地区、珠三角等经济发达地区,部分产品远销海外。革用聚氨酯业务作为公司的支柱业务,2022年实现销量15.95万吨,同比下降7.11%。销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是聚氨酯合成革市场需求呈现分化,以家具、箱包、传统纺织为代表的合成革使用企业,受出口因素影响,需求依然疲弱;以汽车内饰、电子材料为代表的合成革使用企业,市场需求稳重有升。环保类产品尤其是使用水性及无溶剂产品的革企逐步增加,产品的应用领域持续扩大。弹性体及原液主要应用在轮胎、泡沫、家具、鞋类、缓冲垫、手机套、薄膜等领域,2022年实现销量1.35万吨,同比增长28.32%。主要原因是公司新拓展的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TPU)在建成1.5万吨/年产能后,通过完善和丰富产品结构,拓展了公司产品在手机壳、鞋底、气动管、3C等产品领域的应用,未来还将积极拓展汽车线缆、新能源充电技术等领域的延伸。聚酯多元醇作为生产聚氨酯的主要原料,2022年实现销量2.80万吨,同比下降12.68%。主要是受到聚氨酯整体行业市场低迷的影响。目前公司聚酯多元醇的应用重点聚焦在环保型的TPU、PUR热熔胶、无溶剂型胶黏剂、CPU弹性体等产品领域。四、报告期内核心竞争力分析公司自成立以来,基于创业团队二十多年的发展与积累,在技术研发能力、人才队伍建设、产品及产业布局、行业品牌及影响力、安全环保治理等方面持续得到加强,形成了汇得科技的综合优势,这些可持续发展的资源能力优势是公司的主要核心竞争能力。1、技术研发优势公司一贯重视新产品和新技术的开发和研究工作,作为国家第二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建有省级技术研发中心,持续引进高端研发人才、加大研发投入,提高产品技术含量、丰富产品结构,近三年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均在3.5%以上。经过多年来的市场经验积累和经营发展,可以根据市场和客户的需求进行快速反应并精准开发新产品,不仅可以根据自身需求调整产品工艺特点,也可以研发创新产品引领客户需求。报告期内申请8项发明专利,取得授权发明专利13项,实用新型专利18项。截止本报告期末,公司共拥有50项有效授权发明专利、23项已申请在审发明专利;19项有效授权实用新型专利、3项已申请在审实用新型专利。2、品牌及市场优势公司自成立以来一直专注于合成革用聚氨酯业务,生产“汇得”品牌的聚氨酯产品,主要管理团队均在公司工作多年。由于多年来持续向客户提供性能优良、品质稳定的产品,公司及其革用聚氨酯产品均已在下游行业中形成“性能好、品质高”的良好口碑,具有较为明显的品牌和市场优势。同时,公司已建立了覆盖主要市场的营销服务网络,能够较为及时地发现客户需求、与客户进行沟通并提供服务,目前公司产品主要覆盖浙江、江苏、上海、福建等经济发达地区,在东南亚、南亚、中东、美洲等海外市场也稳步增长。3、安全环保管理及绿色生产优势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先后出台多项产业政策,从产业布局、规模及工艺、能源消耗、安全环保等方面对行业予以规范,抑制低水平重复建设,鼓励行业内优势企业朝着规模化、集约化、低碳环保型的模式发展,公司现有产品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对产业布局、装置规模与工艺、能源消耗、环境保护、安全生产等方面的要求。一方面,公司在安全生产及环保治理上持续投入,近三年共计投入安全环保费用共计3,757.43万元,通过加大安全环保设施的投入,提升安全环保的智能化水平,完善管理体系的建设,“三废”排放符合国家排放标准;公司通过了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ISO45001、ISO50001能源管理体系认证、IATF16949质量管理体系。另一方面,公司作为上海市第一批绿色工厂,国家第五批绿色工厂,上海碳谷绿湾产业园的核心企业,依托园区公用配套优势、政府科学管理及政策引导,树立安全绿色生产意识,推进公司可持续发展。4、管理优势和成本优势革用聚氨酯行业属于充分竞争行业,生产企业在掌握了技术及工艺配方后,更重要的是保证能够连续、稳定地生产出性能优越的高品质产品。公司经过近二十年的摸索研究,已建立了一套关于原料选择、仓储管理、生产管控、成品检验、人员管理的科学、完整、有效的管理体系,能够在保证产品性能和品质优势的同时,有效控制生产成本,从而具备较强的盈利能力。5、自动化、信息化基础上的数字化工厂发展优势公司持续致力于数字化建设,从管理全链路出发,围绕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开展全面业务数据化和指令电子化的数字化建设;工业自动化在生产现场得到广泛的推广应用,尽可能实现少人乃至无人的自动化作业;公司各职能及业务管理都建立在系统平台的基础之上,形成了完善的数据采集、汇总、分析的应用格局,并逐步形成公司泛地域的指令网络和数据中心;在自动化和信息化的同步数据协同下,在数据层面基本形成完整的产品全生命周期的管理模式,业务部门能够清晰精准的感知产品的成本构成和利润表现,进而持续优化产品结构;借助智能分析系统在客户信用、交易分析、产销匹配等方面表现出的大数据优势,做深入的主题数据分析,支持和推动了业务部门客户识别和服务的差异化,公司将继续大力推进数字化转型,同步实现组织体系的进化和产业结构的升级。五、报告期内主要经营情况2022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01,725.84万元,同比下降5.46%;其中主营业务收入283,530.52万元,同比下降6.83%;主营业务毛利率10.27%,同比下降了0.85个百分点,毛利率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公司主要原材料价格的开始下滑,导致产品价格下跌,产品的成本未能完全有效的在原料价格中传导和抵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176.71万元,同比下降47.5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5,683.83万元,同比下降49.65%。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总资产229,113.89万元,比上年期末下降10.65%,净资产139,573.06万元,比上年期末增长2.14%。六、公司关于公司未来发展的讨论与分析(一)行业格局和趋势中国聚氨酯工业经历了20多年的高速增长之后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聚氨酯原材料和制品的生产基地,生产技术水平不断提升,产品已基本满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随着聚氨酯外墙防火、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等问题凸显,行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步伐加快,现阶段行业发展增速由髙转低,创新发展将成为今后的主旋律。据统计2022年,因俄乌战争、贸易摩擦,市场波动叠加通胀等多重外部因素影响,国内整体大化工环境景气度不佳,聚氨酯产业受此环境影响下,产销双减。2022年,我国聚氨酯软硬泡的需求量预计不足400万吨,同比下滑10%左右;而聚氨酯树脂产业,包括革用聚氨酯、鞋用聚氨酯树脂以及弹性体、胶黏剂和涂料需求预计不足450万吨,同比下滑12%。聚氨酯硬泡主要用于冰箱/冰柜/冷库,冰箱冷柜等行业因国内和出口需求双重疲弱,产量下滑幅度超过12%;房地产领域政策管控,需求疲弱,房屋竣工面积下滑超30%;聚氨酯软泡主要用于家具、汽车等。2022年,软体家具出口与内销情况均不乐观,服装鞋靴等消费行业需求不足,汽车产销量分别增长3.4%和2.1%,成为相对不多的亮点。革用聚氨酯树脂和聚氨酯鞋底原液需求,受下游鞋服箱包等零售行业影响较大,2022年革用聚氨酯树脂、鞋底原液需求不足,产销均有不同程度的下滑;TPU行业主要应用于鞋材、薄膜、手机套、胶黏剂等领域,整体表现近几年可圈可点。但在2022年,国内TPU进入漫长的恢复期,需求端以消耗库存为主,市场多数以价换量,行业整体利润空间一般,2022年全年TPU总产量在65.09万吨,同比增长0.53%。聚氨酯胶黏剂和密封剂强度、韧性等综合性能强,性价比优势逐步凸显,且因环保因素影响,聚氨酯溶剂胶用量逐步减少,而无溶剂聚氨酯胶和聚氨酯热熔胶需求继续加大。2022年,受终端消费品、工业品生产停滞,聚氨酯胶黏剂需求同样受到影响,产量仅实现3-4%小幅增长。(二)公司发展战略秉承“用科技革新美好生活”使命;“成为行业尊重、国际优秀的科技型企业”愿景,专注聚氨酯行业。未来三至五年:充分利用产能,做大市场规模;加大研发投入,拓展聚氨酯应用领域;重点开拓生态环保和低碳再生材料,奠定公司绿色、可持续发展基础;持续优化产品结构,提升公司盈利能力;探索应用相关性高分子材料和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应用,寻求新的利润增长点。(三)经营计划基于行业发展趋势,激烈的市场竞争格局,绿色低碳的可持续发展要求。2023年宏观经济状况变化和不确定的国际环境。公司将以有效利用现有产能,提升销售业绩和市场占有率;优化产品结构、加大新产品研发力度、提升经营管理能力、加快数字化工厂建设,以促进降本增效、提升公司盈利能力为核心目标。坚持以技术研发创新为抓手,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实现公司经营业绩的持续增长。综合考虑公司研发创新和产品优化状况、生产经营情况、预期市场环境变化、新项目在建、投产情况等因素,并结合宏观经济环境下原材料价格波动趋势,公司2023年经营目标为:实现销售收入35亿元以上(经营目标不构成业绩承诺,请投资者注意风险)。2023年,公司将以提升革用聚氨酯树脂产品的销量和盈利能力为核心基础业务;提高弹性体及原液、聚酯多元醇产品的销售业绩;拓展新能源电池制件和胶黏剂业务的应用,努力提升公司盈利能力为中心。以加强和优化提升公司安全、环保、消防、职业健康工作为基础,进一步完善、优化和提升经营管理水平,通过全方位的数字化工厂基础建设,建立健全更加高效的协同和运作机制,以实现以事业部业务拓展为中心的全链服务支持机制;通过技术研发创新和人才优势:完善产品结构优化、加大绿色环保型产品开发和拓展新能源、汽车相关材料产品及应用;加快项目建设:完成在建(新能源电池制件、年产5万吨环保型聚氨酯系列产品扩建)项目建设,延伸公司产品的下游产业,丰富产品结构,推动公司可持续增长发展。(四)可能面对的风险1、原材料价格波动的风险公司生产所用的主要原材料(MDI、AA和DMF)成本合计占公司主营业务成本约60%左右,该三类原材料的价格受国际石油与国内原煤价格走势变动、市场供需变化和国家进出口政策调整等因素的影响,其波动将对公司盈利状况产生重大影响。若公司主要原材料价格持续波动,且公司产品价格调整等经营措施不能抵消原材料价格波动对成本的影响,公司可能面临当期盈利水平受到重大影响的风险。2、下游行业的景气度风险公司主要产品革用聚氨酯是下游聚氨酯合成革行业的主要原料,聚氨酯合成革制品主要用于服装、鞋类、家具、装饰、汽车等领域,其需求和消费量受居民消费水平、消费习惯和经济景气度的影响。若国内合成革用聚氨酯需求下降,公司将面临产品市场需求下降,对公司未来业务发展和经营业绩带来不利影响。3、安全环保风险公司的主要原材料和产品都属化学品,在生产、储存等环节,若出现设备故障、保管或操作不当等情况,公司将面临安全生产的风险。公司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废水、废气、废弃物、噪声。随着国家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全面实施,国家环保和清洁生产政策要求的日益提高,公司存在由于环保支出持续增加而影响经营业绩的风险。4、产业政策风险随着国家高质量发展持续推动,将进一步促进低碳环保、清洁能源等行业的快速发展。鼓励行业内优势企业通过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公司现有产品完全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对产业布局、装置规模与工艺、能源消耗、环境保护、安全生产等方面的要求,但如果国家产业、环保政策出现较大调整,将会给公司的生产经营带来风险。5、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存在无法达到预期收益的风险公司的募投项目已投产,产能也得到了快速释放,但项目投资是基于当时的市场环境及对未来市场需求趋势的分析,项目的盈利能力还要受市场需求波动等不确定性因素影响,公司的募投项目存在无法达到预期收益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