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马斯克来华后,6月14日晚,比尔·盖茨在微博更新了一条消息,他写道:我刚降落在北京,这是我2019年以来的首次访问。
比尔·盖茨在发文中表示:盖茨基金会与中国伙伴合作应对全球健康和发展挑战已经超过15年。我非常高兴能与中国的伙伴们见面。在减少儿童死亡和贫困方面,世界取得了巨大进展,然而全球危机却让这些进展受阻。面对高昂的食物价格、沉重的债务和不断增加的结核病、疟疾发病率,非洲国家尤为脆弱。这也是为什么我接下来要访问西非的原因。要解决气候变化、健康不公平和粮食安全这样的问题,我们需要创新。从研发抗疟新药到投资气候适应性解决方案,中国在这些领域拥有大量经验。我们需要帮助全球更多人实现这样的发展。
从比尔·盖茨发文中不难看出,他此次行程重点依然落在了慈善领域。
(资料图片)
6月15日,比尔·盖茨在全球健康药物研发中心发表了题为“以创新之力,应对全球挑战”的演讲,并在演讲中重点提到了屠呦呦院士在消除疟疾方面的重要贡献和袁隆平院士在杂交水稻领域的成就。
他说,“得益于中国科学家取得的重大科研突破,中国的疟疾病例和死亡人数开始稳步下降。屠呦呦便是其中之一,她的开创性工作为世界带来了抗疟新药,如今仍然是全球治疗疟疾的主要药物。”
“袁隆平的成就一直深深吸引着我,他培育出了世界上第一个杂交水稻品种,不仅改变了中国的农业和经济,还帮助养活了众多的人口。受他的工作启发,全球最重要的农业研究平台——国际农业研究磋商组织(CGIAR)在水稻研究上投入了更多资金。袁隆平还培训了来自50多个国家的3000多名水稻科学家,让他们把经验带回自己的国家。数十亿人因此得以生存和发展,很难想象还有什么创新能与之媲美。” 在演讲结束后,盖茨基金会承诺未来5年将向全球健康药物研发中心提供5000万美元的捐赠,同时北京市政府也承诺会向研发中心提供与盖茨基金会同等规模的资金支持。
公开信息显示,全球健康药物研发中心由盖茨基金会、北京市政府和清华大学合作创办,是国内首个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的非营利、专注于应对结核病、疟疾、新冠肺炎等全球健康挑战的药物研发中心。
前有特斯拉CEO马斯克,苹果CEO库克,高通CEO安蒙,后有比尔·盖茨。今年以来,不少跨国企业“一把手”纷纷来华,这背后释放了哪些讯号?
从来华热潮中的“掌门人”来看,他们大多关注科技、制造、AI智能等方面。
随着中国市场的不断崛起,中国科技企业开始在全球科技领域初露头角。据《福布斯》2023年榜单显示,科技企业数量增至169家,高于2022年发布的164家,低于2021年的177家。在所有上榜科技企业中,有72家总部位于美国,2022年也是72家,2021年是81家。而中国大陆上榜企业的数量却在增加,2022年21家,今年25家。尽管和美国仍有很大差距,但不难看出中国科技企业在涌动。
云计算、大数据、AI智能方面,中国科技企业近年来快速发展,甚至在很多领域不断对欧美跨国企业形成强大的替代。例如华为、中兴、腾讯等,它们在某些国家是顶流般的存在。所以对于这些跨国企业家来说,中国市场孕育着无数的新机遇。
其次,中国仍然有庞大的消费市场,随着中国市场的消费升级,产生新的消费需求,这些原因都吸引着跨国企业家的到来。
同时,他们的到来,也促进着中国市场的发展。
马斯克在访华时就曾表态:“特斯拉公司反对‘脱钩断链’,愿继续拓展在华业务,共享中国发展机遇”“赞扬中国发展的活力和潜力,对中国市场充满信心,愿继续深化互利合作”。今年4月份,特斯拉也宣布将在上海新建储能超级工厂。
而据中国贸促会5月底发布的《2023年第一季度中国外资营商环境调研报告》显示,超八成受访外资企业预期今年在华投资利润率将持平或有所增加,超九成受访企业预计未来5年在华投资利润持平或有所增加。
潇湘晨报记者王茶茶综合报道